【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11.02.14 03:50 am
看好智慧型手機和無線通訊對功率放大器(PA)的需求,聯電(2303)集團將跨入6吋砷化鎵製程,新公司資本額6億元,打破十年來沒有廠商投入此一產業。業者認為,國際整合元件大廠(IDM)對外釋單趨勢已成,台灣將成為全球砷化鎵晶圓代工重鎮。
台達電在93年率先投資太陽能產業,掀起國內科技廠的太陽能投資風潮,也讓茂迪、益通一度成為台股的股王,聯電集團率先投資砷化鎵是否再度帶動風潮,將是觀察重點。
砷化鎵業者表示,聯電是半導體大廠,與全球高科技廠有很緊密的聯繫,聯電跨入砷化鎵的最大意義在於砷化鎵的市場大餅逐漸擴大,今年全球對PA的需求來到70億顆,已吸引科技廠的青睞,聯電的加入,也讓台灣繼半導體晶圓代工之後,再度成為砷化鎵晶圓代工的重鎮。
聯電在去年10月成立聯穎光電,主要生產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由於砷化鎵太陽能和PA都是化合物半導體,屬於有機金屬化學氣沉積(MOCVD)的技術,聯穎元月下旬也公告在山東投資,瞄準PA市場。
聯電高層主管証實,為了將6吋晶圓廠作延續,以及多元性客戶考量,加上通訊產品應用PA增加,聯電已決定跨入砷化鎵產業。聯穎光電已獲准進入新竹科學園區投資。但聯電主管表示: 「這是小規模的投資。」
不過,在聯電眼中的小規模,卻是台灣砷化鎵的一大步,2000年台灣曾掀起一股「砷化鎵」熱,各大科技廠投入砷化鎵上、中、下游的業者,超過30家,但隨著高頻通訊應用的幻滅,加上博達作假帳的事件衝擊,這十年來砷化鎵被打入冷宮,直到金融海嘯後,IDM大廠在成本節省下,開始釋單,加上無線通訊、智慧型手機擴大應用、讓砷化鎵產業再度復活。
目前全球最大的砷化鎵晶圓代工廠穩懋,其監察人是聯電集團的創辦人之一宣明智,穩懋已計劃今年上半年送上市申請案,未來不排除穩懋與聯穎有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2011/02/14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