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澳總理請幫手 調停澳航糾紛

法新社法新社 – 2011年10月30日 上午1:20
相關內容

澳總理請幫手 調停澳航糾紛放大照片

澳總理請幫手 調停澳航糾紛

(法新社澳洲伯斯29日電) 澳洲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表示,澳洲政府今天已經要求勞資糾紛主管機關終止澳洲航空公司(Qantas)的罷工行動,因為此舉威脅到澳洲經濟。

吉拉德告訴記者:「政府已經作出決定,向澳洲公平工作委員會(Fair Work Australia)提出申請,終止澳航的勞工行動,讓公平工作委員會處理糾紛。」

吉拉德說:「我相信澳洲人希望這件事能解決。企業希望看到此事解決。乘客也是如此。我希望這場紛爭能夠解決。這就是我們請出公平工作委員會的原因。」

澳航執行長喬伊斯(Alan Joyce)今天稍早宣佈,勞方因為不滿他降低成本的行動,發動長達好幾個月的罷工,為了打破僵局,他已經決定停飛所有班機。

吉拉德說,政府很少要求公平工作委員會介入罷工行動,但是這個時候會決定這麼做,是因為這「可能關係到我們的國家經濟」。

澳洲政府在提交給公平工作委員會的文件中,要求罷工行動終止或暫停90天。

文件中說:「這項行動明顯可能會對澳洲經濟的一個或多個重要部門造成嚴重損失,那就是觀光業與航空業。」(譯者:中央社張曉雯)1

勞資爭議 勞資爭議 勞資爭議 勞資爭議 越演越烈// 澳航全面停飛 日損6.4億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 2011年10月30日 上午7:18
相關內容

新聞報導: 澳航全面停飛 法院聆訊今將繼續

中廣 - 2011年10月30日 上午6:35
新聞報導: 澳總理請幫手 調停澳航糾紛

法新社 - 2011年10月30日 上午1:20
新聞報導: 澳航全面停飛 旅遊業叫苦求救

法新社 - 2011年10月30日 上午1:20

數以千計旅客受波及

〔編譯魏國金、記者林嘉琪/綜合報導〕澳洲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因勞資爭議越演越烈,二十九日斷然宣布停飛所有國內與國際航班。這項行動使得包括大英國協十七國領袖在內的數以千計旅客受到波及、全球二十二個機場的一百零八架客機停飛,澳航每天也蒙受兩千萬澳幣(約台幣六億四千萬元)的損失。澳洲政府表示,將訴諸勞資審裁,以期平息這場勞資僵局。

自九月以來經歷一連串罷工的澳航宣布,所有員工將從三十一日晚間起停止上班,而所有航班則自格林威治時間二十九日六時(台灣時間二十九日十四時)起全面停飛。澳航說,近幾個月來行李處理員、機師與技師等人員的罷工,已使澳航每週損失一千五百萬澳幣,對澳航的財務衝擊已達六千八百萬澳幣。

被工會指控是肥貓的澳航執行長喬伊斯,抨擊工會利用罷工踐踏澳航名聲,工會不僅要加薪,還要主導澳航如何經營,這是刻意破壞公司。澳洲總理吉拉德對澳航的決定大感意外,更讓她在各國領袖前顏面無光,因為大英國協領袖峰會正在伯斯召開,當中有十七國領袖已訂好澳航機票,打算三十日返國;同時因墨爾本盃賽馬登場,澳洲正值最繁忙的週末假日,該賽事號稱盛況「能讓全國停止運轉」。

這是澳航自二○○八年以來最嚴重的勞資爭議,當時技師的罷工,讓澳航付出一億三千萬澳幣的代價。澳洲運輸部長艾巴尼斯對澳航資方的強硬做法表示意外與失望,指出當局已向仲裁機關「澳洲公平工作」(Fair Work Australia)委員會要求舉行勞資審裁特別聽證會,該委員會有權要求結束罷工。該委員會二十九日晚間召開緊急會議,卻無法做出決定,將在三十日再行審議。

逼政府介入解決僵局

分析家認為,澳航斷然下令停飛,其用意就是要逼迫政府介入,如果這樁勞資僵局再持續逾一個月,必然重創澳航。澳洲飛行員協會則抨擊,澳航此舉形同「挾持澳洲」,「把刀架在國家的喉嚨上」。

澳航各工會對於員工薪資與公司重整計畫,一再表達抗議,澳航管理階層有意將營運焦點放亞洲,計畫砍一千個工作,並斥資九十億美元訂購新的空中巴士。

我國觀光局和旅行公會全聯會,目前未接獲有台灣旅行團在當地行程受到影響。業務組長楊永盛表示,目前十月、十一月正值南半球澳洲的初春季節,天氣偏冷,還不到出團旺季;由於台灣旅客赴澳洲,多選擇旅行社的套裝行程,搭長榮或華航直飛,預期受到澳航罷工的影響不大。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泰國總理盈拉 面臨救災考驗 【2011/10/28 23:15】

〔中央社〕泰國洪災初期,總理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腳穿靴子,在及膝泥水中跋涉,訪視疏散的村民,周圍攝影記者不斷按快門,看起來掌握著大局。

快轉到一個月後,當半世紀來最嚴重洪災逼近曼谷市中心時,盈拉領導了3個月的政府被抨擊為處理危機不當,包括政策協調不佳,以及和大曼谷區(Bangkok Metropolitan Administration)當局溝通不良以致發生衝突。

本週末河水高漲,眼看即將淹過保護1200萬市民的堤防之際,盈拉的決定和失策都成為批評者和政論家的絕佳材料。

這些得失可能會摧毀她和新政府的政治前途,也可能因為使她獲得擺脫兄長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影響的自主空間,而趨於勇敢。戴克辛是前總理,兩次當選國會議員,目前在海外亡命。44歲的盈拉原本是企業家,3個多月前國會大選後出任總理。

外交家、獨立分析家和親近盈拉的人士表示,她有可能帶領政府在這場危機中全身而退,尤其她若將大筆經費用於振興商業並發展水利設施,結果更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