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失事原因國防部調查中
【國內社會】2011-09-1815:15:51
(中央社記者陳培煌台北18日電)兩架軍機失事撞山,造成3名飛官殉職。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今天表示,失事原因已由國防部邀請民航局、飛安會等組成的專案小組調查中。
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研究所副教授袁曉峰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早期軍機發生飛安事故時,調查小組成員都來自軍方內部,由失事軍機所隸屬單位的飛安、督察成員組成。近幾年來軍方才開始向外徵詢政府單位、民間學者專家參與飛安事故鑑定。
一名曾參與軍機失事鑑定的民航局官員表示,飛安鑑定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調查小組中每名成員各有專精領域,有的人是擅長發動機、飛機結構;有的則是飛行與試飛領域。
他說,鑑定方式很多種,如果失事原因模糊、飛行員不幸殉職,通常採「排除法」,把所有可能的失事原因列出來,再一一排除;另一種是一開始失事原因就很明顯,證據都指向某一因素,比較快能有結論。
他說,調查過程分為好幾個步驟,透過事後所蒐集的資料來描繪時間序列,調查小組成員經由辨證與討論,重建、還原失事的過程與原因。
這位人士舉例,飛機解體意外,在不同高度解體,機骸散落在地面的面積與分布形狀會不同;若是飛機爆炸,從機殼金屬扭曲的形狀,可判斷爆炸是由內往外或由外往內;起火燃燒時,若是由機頭往後燒,經由風吹,事後看到機殼上的燃燒痕跡應為平行。
他說,調查小組討論後,決定失事的主、次要原因,除向社會大眾公布,也避免之後有類似情況發生。
袁曉峰說,若以一般飛航單位的標準檢視,軍機飛行員的訓練科目其實是相當危險,風險遠高於民航機,這也是鑑定失事原因時,必須考量的因素之一。10009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