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11/03/13 03:26
工商時報【記者於國欽/台北報導】
行政院主計處甫完成的調查指出,99年女性未婚率升至31.1%歷史新高,未婚原因中,超過1成是受經濟因素影響,36%未婚女性認為有穩定的工作收入可提升其結婚意願。
主計處這份「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指出,20年前25~29歲未婚率只有32%,如今這個年齡層的未婚率高達74%,再以35~39歲這個年齡層而言,20年前未婚率僅不到5%,如今已達20%,平均未婚率高達31.1%,為歷年新高。
未婚率是指該年齡層未婚女性佔該年齡層女性的比率,以35~39歲未婚率20%而言,意味著這一年齡層仍有五分之一的女性仍未結婚,比率再創新高。
何以適齡的女性不結婚?這份調查列出9個選項請受訪者回答,以「尚未遇到適婚對象」佔60.4%最多,「經濟因素」佔11.4%居第2。
主計處官員表示,95年調查時「經濟因素」僅佔7.3%,本次調查「經濟因素」比重明顯提高,這裡的經濟因素是指就業所得不高、房價太貴,或者怕另一半的工作所得不高,結婚後難以負擔家計。
本次調查也問受訪女性如何提高結婚意願,在八個選項中以「能有穩定工作及收入」佔36%最高,「給予新婚者房貸利息補貼」、「發放結婚津貼」也分別佔13.8%、14.7%。
主計處官員表示,這份調查顯示女性的未婚率升高除了與世代的觀念有關之外,經濟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只有改善就業環境給予穩定的工作與所得,結婚率才可望提升。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